经过招投标的合同能否变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参与了一个项目的招投标,现在合同已经签了。但在实际执行中,有些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对合同内容进行调整。我不太清楚经过招投标的合同能不能变更,也不知道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想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展开


一般来说,经过招投标的合同是可以变更的,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遵循相应的法律规定。 首先,从法律原则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这意味着如果合同双方都同意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那么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的变更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甲公司和乙公司通过招投标签订了一份建筑工程合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双方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对合同中的材料价格条款进行变更,这种情况下的变更就是合法有效的。 然而,对于经过招投标的合同,还有一些特殊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这里的“实质性内容”通常包括工程价款、工程质量、工程期限等核心条款。如果对这些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招投标法。比如,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中标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是1000万元,工期为1年。如果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经合法程序,擅自将工程价款降低到800万元,工期缩短到8个月,这种变更就可能违反了招投标法的规定。 不过,如果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情势变更等,导致合同无法按照原约定履行,双方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对合同进行合理变更。例如,因自然灾害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使得工程无法按时完成,双方可以协商延长工期等。在这种情况下,变更合同是为了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