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中可以变更案由和诉讼请求吗?
我正在打官司,已经到了庭审阶段。现在我发现最初定的案由不太准确,而且诉讼请求也想调整一下,不知道在庭审这个时候还能不能变更案由和诉讼请求,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庭审中能否变更案由和诉讼请求,这是很多参与诉讼的人关心的问题。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说说案由。案由就是案件的名称,它反映了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般来说,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案由不准确,法院有权根据查明的事实来变更案由。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就指出,各级人民法院要正确认识民事案件案由的性质与功能,不得将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的受理条件,不得以当事人的诉请在修改后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没有相应案由可以适用为由,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以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对于当事人自己能不能在庭审中变更案由,虽然法律没有明确禁止,但从实际操作来讲,是比较严格的。因为如果随意变更案由,可能会打乱整个庭审的节奏,影响司法效率。要是当事人想变更案由,最好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这样法院能更好地安排后续的审理工作。 接着谈谈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就是当事人希望法院做出的判决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变更诉讼请求。这给了当事人一定的灵活度,可以根据庭审情况调整自己的诉求。不过,法院会对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审查,如果变更的请求与原案件有一定的关联性,并且不会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情况,一般是会允许的。但要是变更请求导致案件审理范围大幅改变,可能就需要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等,这会影响到诉讼的进程。 总之,庭审中变更案由和诉讼请求是有一定规则和限制的。当事人应该谨慎考虑,在合适的时间按照法律规定提出变更申请,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诉讼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