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否可以突然取消绩效奖金?


在探讨公司是否可以突然取消绩效奖金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绩效奖金的概念。绩效奖金是公司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业绩完成情况等因素,额外给予员工的奖励性报酬。它与基本工资不同,基本工资是员工工作的基本保障,而绩效奖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激励性。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主要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在劳动合同、员工手册或者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绩效奖金的发放条件、标准和方式,那么公司和员工都应当遵守这些约定。 若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包含绩效奖金的条款,明确了发放规则和数额,那么公司突然取消绩效奖金的行为就属于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就是说,公司不能擅自取消绩效奖金,必须与员工协商并达成一致,且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合同,否则就违反了法律规定。 如果公司的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有关于绩效奖金的规定,这也可以视为一种约定。公司要取消绩效奖金,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来说,公司修改规章制度需要经过民主程序,即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且,公司还需要将修改后的规章制度公示或者告知员工。若公司没有履行这些程序就突然取消绩效奖金,也是不合法的。 不过,如果劳动合同、员工手册等都没有对绩效奖金作出明确规定,公司在管理上就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但即便如此,公司也不能滥用权力,随意取消绩效奖金。公司的决策应当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比如公司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无法继续发放绩效奖金,并且能够提供相关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争取员工的理解。 如果员工遇到公司突然取消绩效奖金的情况,可以先与公司进行沟通,了解公司取消的原因和依据。如果沟通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对公司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员工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绩效评估报告等,以证明自己应当获得绩效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