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否可以破产?


公司是可以破产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公司破产相关的法律规定。 首先,破产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在我国,公司破产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根据该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也就是说,公司破产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到了该还钱的时候却还不上;二是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比如公司的资产远远小于负债,或者虽然有一定资产,但难以变现来偿还债务。 当公司符合破产条件后,有两种方式可以启动破产程序。一种是由债务人(也就是公司自己)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公司在意识到自身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符合破产条件时,可以主动申请破产。另一种是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债权人在发现公司无法偿还自己的债务,且公司符合破产条件时,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可以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会指定管理人。管理人会接管公司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调查公司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决定公司的内部管理事务等。接着会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在整个破产程序中,会按照法定的顺序对公司的财产进行分配。首先是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然后是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再是社会保险费用和所欠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 总之,公司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破产的,破产是一种合法的债务清理和企业退出市场的方式。但破产程序较为复杂,涉及众多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