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罪并罚可以适用缓刑吗


数罪并罚是否能适用缓刑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哦。首先来说说缓刑,缓刑简单讲就是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暂时不用执行原判刑罚或者不用再执行原判刑罚啦。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面这些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一是犯罪情节较轻,就是说犯罪的情况不是很严重;二是有悔罪表现,比如真诚地认识到自己错了,积极弥补损失等;三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从各方面看不会再干违法犯罪的事了;四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不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要是符合这些条件,而且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那就应当宣告缓刑。 不过,《刑法》第74条规定,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数罪并罚一般有几种情形:判决前犯有数罪,直接适用数罪并罚,如果数罪并罚后符合前面说的缓刑条件,那就可以适用缓刑;判决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发现漏罪,将正在执行的刑罚与漏罪数罪并罚,数罪并罚后符合条件的,也可以适用缓刑;但判决后刑罚执行完毕前犯新罪,因为不符合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些要求,就不得适用缓刑,要是前罪本来被判处缓刑的,还要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对于数罪并罚能否适用缓刑存在较大争议。否定观点认为数罪并罚适用缓刑不符合刑罚立法意图,违背罚当其罪原则,而且有的司法解释也不支持。肯定观点则坚持以缓刑适用的法定条件作为判断标准,觉得为实现缓刑价值和刑罚目的,符合条件就可以适用。但从法条规定本身来看,只要数罪并罚最后判处的刑罚符合相应条件,且满足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就有可能适用缓刑。 相关概念: 数罪并罚:指一人犯有数罪情况下,人民法院对其所犯的各种罪分别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的原则决定应执行的刑罚。 缓刑: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条件下,暂缓执行刑罚或者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