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是否能进行强制执行?
我和别人有个债务纠纷,对方一直拖着不还钱,我起诉到法院胜诉了,但对方还是不履行判决。我想知道法院能不能强制执行他的财产来还我钱,强制执行 有什么条件和流程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法院是可以进行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通俗来讲,就是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由法院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对方履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就是说,只要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并且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就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强制执行的措施有多种,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法院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会遵循法定的程序。首先,申请人要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及相关的法律文书。法院受理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法院就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
不过,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也会保障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在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时,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所以,从法律层面来看,法院不仅有权力进行强制执行,而且有一系列完善的程序来确保执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