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判决后可以进行刑事立案吗?
我之前打了一场民事诉讼官司,法院也已经作出了判决。但后来我发现这个案子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就想问问,在民事诉讼判决之后,还能不能去进行刑事立案呢?不太清楚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民事诉讼判决后能否进行刑事立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程序。民事诉讼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目的是让受损方得到赔偿或者实现其他民事权益。而刑事诉讼则是针对犯罪行为,由国家公诉机关(通常是检察院)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在法律规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也就是说,只要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具备了刑事立案的基本条件,并不受之前民事诉讼判决的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在民事诉讼中是关于合同纠纷的案件,判决后发现对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存在诈骗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刑事立案。不过,如果之前的民事诉讼已经对相关事实进行了全面审查和认定,新提出的所谓“犯罪事实”实际上是对民事纠纷的重复主张,没有新的证据和事实表明存在犯罪行为,那么就可能不符合刑事立案的条件。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判决后是有可能进行刑事立案的,但关键在于是否有新的犯罪事实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向有关机关报案后,由相应的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