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不成立是否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我和别人有点纠纷,对方被判定侵权不成立。可我在这事儿里确实有不少损失,心里挺委屈的。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难道真没办法让对方赔偿我的损失了吗?想了解侵权不成立时要求赔偿的具体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情况。
展开


一般情况下,若侵权不成立,通常难以要求对方进行赔偿。侵权行为的认定是赔偿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存在明确的侵权行为且对他人造成了损害时,才可能引发赔偿的责任。这是因为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往往基于侵权事实的存在,如果经过相关法律程序和事实认定,确定不存在侵权行为,那么基于无侵权事实的依据,要求对方赔偿缺乏法律基础和事实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以存在侵权行为为前提,侵权不成立也就无法依据此条要求对方赔偿 。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即使最初被认定为侵权不成立,但后续可能出现新的证据或情况变化,导致重新审视侵权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证明对方的行为实际上构成了侵权并给己方造成了损失,那么则可以依法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比如,一开始由于关键证据缺失被判定侵权不成立,但后来找到了关键证据,能够证明对方侵权行为存在且给自己带来损失,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重新主张赔偿。 另外,即使最终认定确实不存在侵权行为,但对方的行为可能基于其他法律规定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比如对方虽然不构成侵权,但存在恶意磋商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这种情况下虽不基于侵权责任,但可能基于缔约过失责任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总之,侵权不成立一般不能要求赔偿,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