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签订的合同没有盖章是否能生效?


驾校签订的合同没有盖章是否生效,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那么即使没有盖章,合同也可能生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只要你和驾校在签订合同时,双方都有相应能力,是真心实意要达成这份协议,且内容不违法违规、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就具备了生效的基本条件。 其次,关于合同成立方面,《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但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如果在驾校合同中,你已经支付了学费,驾校也接受了,且安排了你相应的学习课程等,即便没有盖章,合同也可能已经成立并生效。 不过,如果合同中有特别约定,比如明确写了“没有盖章就视作无效”或者“没有公司盖章这份合同就不生效”等类似条款,那么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来,没有盖章的话合同就不生效。 另外,如果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等对外订立合同,正常是需要公章来证明其身份的。若指定代理人对外代表公司签订合同,要看该代理人是否得到了公司仅需要其签字即可的授权。要是没有授权其签字订立,那就意味着需要盖公章后合同才可以生效。但如果是自然人个人与他方订立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和特殊情况下的特别生效要件,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不能简单说驾校没盖章的合同就一定有效或无效,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简单说,就是有没有能力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等民事行为中,内心的想法和外在表现出来的一致,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让内心和表现不一致的情况。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的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大家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