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是否可以适用缓刑?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那么职务犯罪是否可以适用缓刑呢,答案是有可能的。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如果在这期间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职务犯罪而言,在符合上述缓刑适用的一般条件外,还有一些特殊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缓刑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不如实供述罪行的;不予退缴赃款赃物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的;犯有数个职务犯罪依法实行并罚或者以一罪处理的;曾因职务违纪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的;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等特定款物的;受贿犯罪中具有索贿情节的;渎职犯罪中徇私舞弊情节或者滥用职权情节恶劣的;其他不应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所以,职务犯罪是否能适用缓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既要考虑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一般条件,也要看是否存在职务犯罪相关规定中不适用缓刑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后作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