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法院立案后还能正常经营吗?
我家企业最近被法院立案了,不知道后续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正常开展业务,会不会有什么限制呢?很担心影响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企业被法院立案后是否还能正常经营,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被法院立案”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法院立案可能涉及多种类型的案件,比如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等。不同类型的案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民事案件立案,通常是企业涉及到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民事方面的争议。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直接限制企业的正常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民事法律规定,民事案件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争议。法院的立案只是启动了一个司法程序,企业仍然可以继续开展日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不过,如果在诉讼过程中,对方当事人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可能会对企业的部分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或扣押。比如冻结企业的银行账户,这可能会对企业的资金流转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要是企业涉及刑事案件被法院立案,那情况就比较严重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企业如果存在犯罪行为,比如单位行贿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在司法机关侦查、审理过程中,可能会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像拘留、逮捕等。同时,司法机关可能会对企业的相关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冻结,这就很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且一旦企业被判定有罪,还可能面临罚金等刑事处罚,这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会造成重大打击。 如果是行政案件立案,通常是企业与行政机关之间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等问题产生争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可以继续经营。但如果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最终被判定合法有效,而该行政行为又对企业的经营有一定限制,比如吊销企业的营业执照等,那么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