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时有风险提示能直接申报吗?


在报税时遇到风险提示是否能直接申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白风险提示的含义。它其实就是税务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数据比对,发现你申报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异常情况,给你提个醒。 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强调纳税人有如实申报纳税的义务。也就是说,你得按照实际的经营情况和收入等数据来准确申报税款。当出现风险提示时,这可能意味着你的申报数据和税务系统掌握的其他信息存在差异,比如收入数据和发票开具情况不匹配等。 如果风险提示所涉及的问题比较轻微,是一些小的计算错误或者数据录入失误等,而且你有把握能够解释清楚,那么你可以选择直接申报。但在申报之后,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和说明材料,以备税务机关后续核查。例如,因为四舍五入导致的微小数据差异,你可以提供计算过程的详细说明。 然而,如果风险提示所涉及的问题比较严重,像是涉及到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违反税法规定的情况,就绝对不能直接申报。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立即对申报数据进行重新核对和修正,按照真实情况进行申报。否则,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实存在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当遇到风险提示时,最好的做法是先仔细分析风险提示的内容,搞清楚问题所在。如果自己不确定如何处理,可以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或者直接联系当地的税务机关,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处理,以确保纳税申报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