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是否能拿到赔偿金?


辞职后能否拿到赔偿金,需要分不同的情况来看。 首先,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也就是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通常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因为主动辞职是劳动者基于自身意愿做出的决定,并非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比如,劳动者觉得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或者个人原因想要更换工作环境等,主动向单位提出离职申请,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获得赔偿金。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即使是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是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比如,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单位却不采取措施改善,劳动者为了自身安全而辞职,这种情况下单位要支付赔偿金。二是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像单位经常拖欠工资,或者少发工资,劳动者因此辞职的,单位需给予补偿。三是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保是劳动者的重要权益保障,如果单位不给缴纳,劳动者辞职时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四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例如单位制定的制度严重侵犯劳动者休息权等合法权益,劳动者以此为由辞职可获赔偿。五是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所以,辞职后能不能拿到赔偿金,关键在于辞职的原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赔偿的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