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未签合同辞职还能获得赔偿吗?


在探讨2024年未签合同辞职能否获得赔偿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相关法律规定入手,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就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 该法第八十二条也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所以,只要满足相应条件,劳动者是有权利获得赔偿的。 从时间方面来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辞职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差额赔偿。例如,你在公司工作了5个月,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从第2个月开始到第5个月,你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这4个月的双倍工资。也就是说,本来这4个月每月工资是5000元,按照双倍工资赔偿,公司除了正常支付这4个月共20000元工资外,还需要额外再支付20000元赔偿。 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辞职,虽然没有双倍工资的赔偿,但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保障自己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若用人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要继续支付双倍工资。 不过,劳动者要求赔偿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证据,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这些证据可以是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综上所述,2024年未签合同辞职,劳动者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可以获得赔偿的。但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纠纷,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或向劳动监察部门寻求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