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以起诉离婚吗


自己是可以起诉离婚的。在我国,夫妻中的任何一方如果有离婚的诉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既可以先找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能够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所谓起诉离婚,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向法院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请求,由法院来对这段婚姻关系是否解除进行审理和判决。 当决定起诉离婚时,要前往被告一方所在地或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同时,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以及能够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法院在受理离婚案件后,会先进行调解。这是因为婚姻关系比较特殊,涉及到诸多方面,法院希望尽量通过调解来妥善解决问题。 如果存在一些特定的情形,调解无效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比如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这意味着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建立了不正当的亲密关系;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说明夫妻双方已经长期分开生活,感情难以维系;还有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另外,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也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同样应当准予离婚。 并且,起诉需要符合一定条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就是想要离婚的这一方;有明确的被告,即要起诉的对方;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例如请求判决离婚,以及说明为什么要离婚;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概念: 起诉离婚:是指一方向法院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的请求,由法院审理判决。 调解:在离婚案件中,法院为了妥善处理婚姻关系,通过沟通协调等方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或合适的解决方案。 感情确已破裂:是法院判决离婚的关键依据,包含多种情形,表明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无法挽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