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为能力的人能提起离婚诉讼吗?
我家里有个亲戚是无行为能力人,他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我们都觉得他应该离婚。但我们不太清楚,像他这种无行为能力的人,能不能自己提起离婚诉讼呢?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无行为能力的人能否提起离婚诉讼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像一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情况的人就可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离婚诉讼属于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行为能力人由于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无法独立进行离婚诉讼的一系列活动,比如表达离婚意愿、参与庭审辩论等。 那么在实际情况中,如果无行为能力人的婚姻确实需要解除,该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起离婚诉讼。法定代理人是法律为保护无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般是无行为能力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近亲属。 不过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如果无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就是导致其想要离婚的过错方,那么按照法律规定,配偶不能再作为法定代理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先通过特别程序变更法定代理人,由其他合适的近亲属来担任法定代理人,然后由变更后的法定代理人代无行为能力人提起离婚诉讼。 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法院也会充分考虑无行为能力人的权益保护。比如在财产分割方面,会适当照顾无行为能力人的利益,以保障其日后的生活。同时,法院在审理时会依据事实和法律,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果达到了法定的离婚条件,会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总之,无行为能力人本身不能直接提起离婚诉讼,但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根据具体情况代为提起,整个过程都要遵循法律规定,以保障无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