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为能力人是否也可以离婚?
我家里有个亲戚是无行为能力人,他的配偶对他很不好,我们都觉得应该让他们离婚。但又不确定无行为能力人能不能离婚,所以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无行为能力人离婚是怎么规定的,他们到底能不能离婚呢?
展开


在法律上,无行为能力人是可以离婚的。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无行为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像一些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表达自己意愿和认知自身行为的人就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了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那么对于无行为能力人而言,虽然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自主表达离婚意愿和参与离婚程序,但法律也保障了他们在婚姻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无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方式主要是诉讼离婚,一般不能通过协议离婚。因为协议离婚要求夫妻双方自愿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而无行为能力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不能签订有效的离婚协议。 在诉讼离婚中,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通常是其近亲属,如父母、成年子女等。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表无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向法院提出离婚请求。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例如,如果有证据证明配偶对无行为能力人有虐待、遗弃等严重行为,导致夫妻感情无法维系,法院一般会认定感情破裂,从而判决准予离婚。 同时,在财产分割等问题上,法院也会充分考虑无行为能力人的实际情况,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给予适当的照顾。总之,无行为能力人虽然自身行为能力受限,但法律为他们在离婚问题上提供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以保障他们的婚姻自由和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