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遗产可以不均等分配吗?

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一些遗产。兄弟姐妹好几个,大家对遗产分配有不同想法。我想知道在民法典里,遗产是不是可以不均等分配呢?有哪些情况会不均等分配呢?
展开 view-more
  • #遗产分配
  • #民法典
  • #不均等分配
  • #法定继承
  • #扶养义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典中,遗产是可以不均等分配的。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形。 首先,我们要明白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通常应当均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绝对平均分配,法律也规定了一些可以不均等分配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比如,某个继承人因为身体残疾或者患有重大疾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陷入困境,在分配遗产时就应该多给他一些,保障他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二种情况是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举个例子,如果在老人生前,某个子女长期陪伴在老人身边,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承担了主要的赡养责任,那么在分配遗产时,就可以适当多分一些,这也是对其付出的一种认可和回报。 第三种情况是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如果有的继承人有能力赡养老人,却对老人不管不顾,在分配遗产时就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但被继承人明确表示不需要其扶养,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该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 此外,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继承人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愿意对遗产进行不均等分配,法律也是允许的。 总之,民法典充分考虑了各种实际情况,规定了遗产不均等分配的情形,以保障公平合理地分配遗产,维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