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继承权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房产和存款,几个兄弟姐妹对于如何分配这些遗产产生了分歧,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想了解在民法典里,面对这种继承权纠纷都有哪些处理办法,希望能有比较详细的解答。
展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继承权纠纷有多种处理方式。 首先是自行协商。这是指相关继承人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等问题达成协议,然后按照协议来分割遗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良好关系,避免矛盾激化。 若协商不成,可以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会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继承人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促使各方达成一致意见。 要是调解也无法解决纠纷,那么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对遗产的分配等问题作出判决。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这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有明确规定。 另外,在处理继承权纠纷时,要明确遗产范围。《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指出,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同时,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这些规定都为解决继承权纠纷提供了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