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请律师是否可以轻判?


在诈骗罪案件中,许多人会有“请律师是否可以轻判”这样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所提及的数额标准,各地区会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那么,律师在诈骗罪案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律师作为专业的法律人士,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侦查阶段,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了解案件情况,代理申诉、控告等。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与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提出辩护意见。在审判阶段,律师可以为被告人进行辩护,提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律师能够从多个方面为当事人争取轻判。比如,律师会对案件的证据进行细致审查。如果发现证据存在瑕疵,如证据来源不合法、证据链条不完整等,律师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相关意见,有可能使部分证据不被采信,从而影响对当事人的定罪量刑。此外,律师还会根据案件事实,寻找对当事人有利的情节。例如,当事人具有自首、立功、坦白、初犯、偶犯等情节,律师会在辩护中充分阐述这些情节,建议司法机关从轻处罚。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律师在案件中能起到重要作用,但请律师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轻判。案件的最终判决是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的。律师的辩护只是为司法机关提供参考,帮助司法机关更全面、准确地了解案件情况。如果当事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不存在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那么律师也难以改变较重的刑罚。但即使如此,律师也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进行。 综上所述,诈骗罪请律师有很大可能为当事人争取轻判,但不是绝对的。在面对诈骗罪指控时,聘请专业律师进行辩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