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可以放弃吗?
我现在面临遗产继承的情况,自己对法定继承这方面不太懂,想知道法定继承是不是能够放弃呀?要是能放弃的话,具体该怎么做,有啥要注意的地方,心里挺纠结的,希望能有人给讲讲。
展开


法定继承是可以放弃的。 首先来说,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权利一般是可以被放弃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这意味着,如果您想放弃法定继承,必须要在遗产处理之前,用书面形式清楚地表明您放弃继承的意愿。比如说,写一份放弃继承声明书,在里面明确写出自己放弃对被继承人某项或全部遗产的继承权利。 同时,放弃法定继承需要满足一定条件。一是要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得精神正常、能清楚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二是声明必须是真诚自愿的,不能是被强迫、欺骗的;三是放弃继承不能损害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例如,如果因为您放弃继承,导致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利益受损,这种放弃可能就不被法律认可。 另外,如果放弃继承后又反悔了,在遗产处理前或者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不予承认。 相关概念: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放弃继承:是指继承人不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是继承人对其继承权的一种处分。 遗产处理:就是对被继承人遗留下来的财产进行分割、分配等一系列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