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中介会被判刑吗?


高利贷中介是否会被判刑,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高利贷和高利贷中介的概念。高利贷指的是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通常利率会远远高于正常的市场借贷利率。而高利贷中介则是在借贷双方之间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促使高利贷交易达成,并可能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 在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高利贷中介的明确法律条文规定一定会判刑。但是,如果高利贷中介在促成借贷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就可能会被判刑。 如果高利贷中介与放贷人构成共同犯罪,比如他们明知放贷人是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的高利转贷罪。根据该条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另外,如果高利贷中介在追讨债务的过程中,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可能会触犯非法拘禁罪或者故意伤害罪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如果高利贷中介仅仅是介绍借贷双方认识,没有参与到上述违法犯罪行为中,一般不会被判刑。不过,高利贷本身不受法律保护,超过法律规定部分的利息,借款人可以不还。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总之,高利贷中介是否会被判刑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其具体的行为和是否构成犯罪来判断。在参与任何经济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