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程序是怎样的?


融资租赁是一种常见的金融交易方式,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获得资产的使用权,同时分期支付租金。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企业进行融资租赁的程序。 首先是选择租赁物和供应商。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求,确定需要租赁的设备等资产,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一步非常关键,因为租赁物的质量、性能等直接关系到企业后续的生产运营。企业要对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充分的考察和比较。 接着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融资租赁公司。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寻找融资租赁公司,如银行推荐、行业协会介绍、网络搜索等。在选择时,要考虑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实力、融资成本、业务经验、服务水平等因素。一般来说,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融资租赁公司更值得信赖。 然后企业向选定的融资租赁公司提出租赁申请。在申请时,企业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文件和资料,如营业执照、财务报表、项目可行性报告等。这些文件和资料用于帮助融资租赁公司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项目的可行性。 融资租赁公司会对企业的申请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主体资格、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审查方式通常包括实地考察、信用调查、数据分析等。只有通过审查,融资租赁公司才会与企业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若审查通过,双方将进行谈判并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在谈判过程中,双方会就租赁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租赁期限、租金支付方式、租赁利率、租赁保证金等条款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正式的融资租赁合同。合同一旦签订,双方都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之后,融资租赁公司会根据合同约定向供应商购买租赁物。供应商收到货款后,将租赁物交付给企业。企业在接收租赁物时,要进行验收,检查租赁物的数量、质量等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在租赁期间,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融资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金的支付方式和时间通常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企业要按时足额支付租金,否则可能会承担违约责任。 租赁期满后,根据合同约定,企业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续租,继续使用租赁物;可以选择留购,支付一定的价款后获得租赁物的所有权;也可以选择将租赁物退还融资租赁公司。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这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和基本要素。第七百三十六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为融资租赁合同的签订提供了规范和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