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有了背叛还能否长久?


从法律角度来说,婚姻是否能长久并不是单纯取决于是否有背叛行为,而是涉及到诸多法律因素和规定。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婚姻背叛”在法律上通常指的是配偶一方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像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明确了夫妻之间有互相忠实的义务。 当婚姻中出现背叛情况时,如果双方感情尚未破裂,还愿意继续维持婚姻,法律是尊重双方意愿的。不过,如果背叛行为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一方想要离婚,法律也提供了相应的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此外,在财产分割方面,如果一方存在背叛行为,无过错方有权要求适当多分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也就是说,法律会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的权益。 所以,婚姻有了背叛是否能长久,法律没有绝对的定论。如果双方能修复感情,在法律框架内可以继续维持婚姻;但如果感情无法挽回,法律也保障双方通过合法途径解除婚姻关系,并合理处理相关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