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可以借钱吗?


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借钱,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幼小,且无社会经验,不具有参与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资格,不能成为民间借款的借款人、出借人及担保人,自然签订的借款合同也是无效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其次,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所打的欠条数额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那么可以认为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数额巨大,其法定代理人不予以确认,则认定无效。 然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然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与他人进行民间借款活动,其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这是因为这类未成年人已经能够凭借自身劳动独立生活,在经济和认知上有一定独立性,具备对借款行为负责的能力。 另外,即使未成年人进行了借款行为,其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承担还款责任。当未成年子女因个人原因产生债务时,父母有义务代为偿还。若父母拒绝履行这一责任,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父母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 总之,未成年人借钱的情况较为复杂,要根据其年龄、行为能力以及借款具体情形等来判断。在涉及未成年人借款问题时,最好依据法律规定谨慎处理。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部分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这类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一些特定民事法律行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以及十六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他们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