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书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我手里有一份公证书,涉及一笔债务纠纷,对方一直不还钱。我想知道这份公证书能不能直接拿去让法院强制执行,不用再走其他法律程序了。不太清楚公证书在强制执行方面的规定,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公证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强制执行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强制执行的概念。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在公证书的范畴里,并不是所有公证书都能直接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这里强调了“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公证机关明确赋予了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类公证书,才具备直接申请强制执行的资格。 比如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就借款合同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还款义务时,债权人就可以持这份公证书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无需再经过漫长的诉讼程序来确定债权债务关系。 如果公证书不满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条件,那么它就不能直接用于申请强制执行。此时,如果涉及权益纠纷,当事人通常需要先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法院的审理和判决后,再依据生效的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所以,公证书能否强制执行,关键在于其是否为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