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是否可以留置送达?
我最近办理了一些公证业务,但是在送达环节遇到了问题。受送达人拒绝接收公证书,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呢?我不太清楚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在探讨公证是否可以留置送达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留置送达。留置送达是指当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这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强制送达方式,目的是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然而,公证和诉讼是不同的概念。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公证文书可以适用留置送达。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留置送达适用于诉讼文书,如起诉状副本、传票、判决书等。该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但此规定并不涵盖公证文书。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受送达人拒绝接收公证书,公证机构通常会采取其他方式来完成送达,比如通过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邮寄送达是将公证书通过邮政等方式寄给受送达人,并保留相关邮寄凭证;公告送达则是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通过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的方式送达。所以,一般情况下,公证不适用留置送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