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时间久了是否还可以立案?


在我国,诈骗时间久了是否还能立案,需要从追诉时效和立案条件两个方面来看。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于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也就是说,如果诈骗数额较大,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五年;数额巨大,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十年;数额特别巨大,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不过,追诉时效也有一些特殊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另外,除了追诉时效,立案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所以,即便在追诉时效内,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也可能不予立案。 综上所述,诈骗时间久了不一定不能立案,关键要看是否在追诉时效内,以及是否符合立案的条件。如果遭遇诈骗,建议尽早报警,以便警方及时开展调查,收集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