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能否自行和解?
我有个官司已经到执行阶段了,现在我 和对方都觉得继续僵持下去对双方都没好处,想私下协商解决。但我不太清楚在执行阶段我们能不能自行和解,这样做有没有法律依据,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所以想问问大家。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是可以自行和解的。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经平等协商,就变更执行依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自愿达成协议,从而使原执行程序不再进行的制度。
这种制度体现了当事人对自身民事权利的处分权。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自行和解,既可以节省司法资源,又能让当事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纠纷,达成更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从这条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是允许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自行和解的。一旦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员会把协议内容记录下来,这能保证和解协议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和可追溯性。不过,如果在和解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自行和解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和解协议的内容要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比如,对于还款金额、还款时间、还款方式等都要详细约定。其次,双方要诚实守信,按照和解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 方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总之,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自行和解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但要在合法、自愿、公平的基础上进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被猥亵的妇女申请撤案,男方还会被判刑吗
借出去的钱没有收据能追回来吗
房产税是每年都交吗,需要交多少年?
可以匿名举报受贿方吗?
骨折在刑法上是否构成轻伤?
驾驶证十年以后是否为长期的?
欠餐费不还该怎么起诉?
继父是否算直系亲属?
空置房物业费有什么新规定?
喝酒骑电动车撞人了是否负全责?
发现前几年申报个税时没填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办?
低龄未成年犯罪年龄调整方案是怎样的?
父母是低保户子女算低保户吗?
退休人员大额医保断交了该怎么办?
佣金收入增值税税率是多少?
拖欠工资1200元是否能立案?
遭遇医疗纠纷怎么处理才好?
签合同不签名只按手印是否有效?
订立电子合同中有哪些法律问题?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