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被质押后还能被冻结吗?
我有一家公司的股权,之前把这些股权质押出去了。最近我可能面临一些债务纠纷,担心债权人会去申请冻结我的股权。我想知道,已经质押的股权还能不能被冻结呢?这种冻结会对我的质押权益有什么影响?
展开


股权被质押后,是可以被冻结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股权质押和股权冻结的概念。股权质押是指股东将自己持有的股权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在这个过程中,股东将股权的相关权利暂时交给债权人,以保证债务的履行。而股权冻结,则是司法机关通过限制股权的转让等处分行为,来达到保全财产或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目的。从法律依据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对被执行人在有限责任公司、其他法人企业中的投资权益或股权,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冻结措施。这表明,即使股权已经被质押,司法机关依然有权对其进行冻结。股权质押与股权冻结并不相互排斥。股权质押主要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约定,是一种民事担保行为;而股权冻结是司法机关的职权行为,目的是为了保障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股权被质押后又被冻结的情况下,股权的质押权人依然享有优先受偿权。也就是说,在处置被冻结的质押股权时,质押权人有权先从所得价款中获得清偿,剩余部分才用于偿还其他债务。不过,股权冻结可能会对质押权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股权冻结期间,股权的转让等处分行为会受到限制,这可能会影响质押权人在债务人违约时及时处置股权以实现债权。此外,股权冻结的期限也有相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股权属于其他财产权,冻结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但可以申请续冻。总之,股权被质押后可以被冻结,但质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依然受到法律保护。在实际操作中,相关各方都需要遵循法律规定,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