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是否可以公证?
我和配偶已经离婚了,现在对财产分割有些担忧,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财产能不能进行公证。如果可以公证的话,具体要怎么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离婚后财产是可以公证的,但并非强制要求。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从法律规定来看,离婚财产分割的生效方式有多种。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中对财产分割作出明确约定,那么在领取离婚证后,该协议即自动生效;如果是诉讼离婚,法院对夫妻财产分割作出的判决书,在判决书生效时,财产分割也就生效了。也就是说,即便不进行公证,离婚时对财产的分割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夫妻双方通过协议离婚,在离婚协议中写明房产归一方所有,那么在领取离婚证后,这一约定就生效了,无需再进行公证。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办理财产公证可能是有必要的。比如,在离婚证还未办理下来时,双方就已经达成了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而其中一方担心对方后续会变卦,此时为了确定离婚财产分割,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就可以选择办理离婚财产公证。
若要办理离婚后财产公证,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等)、离婚协议书(如果是协议离婚)、离婚证、财产证明(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等。若委托代理人办理,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其次,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如果是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