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是否有资格停水停电?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业主都会遇到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其中物业以各种理由停水停电的情况较为常见。那么,物业到底有没有资格停水停电呢?这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确水、电的供应关系。水、电的供应方分别是供水公司和供电公司,业主与供水、供电公司之间签订的是供水、供电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四十八条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向社会公众供电的供电人,不得拒绝用电人合理的订立合同要求。同样,供水合同也是类似的性质。这意味着,业主和供水、供电公司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合同约定的。 而物业服务合同则是业主与物业之间签订的,主要是关于物业对小区进行管理、提供服务等方面的约定。物业的主要职责是对小区的公共区域进行维护、保养和管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般情况下,物业并没有资格停水停电。因为停水停电的权力属于供水、供电公司。如果业主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向供水、供电公司缴纳水电费,那么供水、供电公司有权按照规定的程序采取停水停电等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业可以越俎代庖。《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前款费用的,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这就表明,物业如果没有得到供水、供电公司的委托,是不能擅自停水停电的。 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物业可能有权采取临时性的停水停电措施。比如,当发生紧急的水管破裂、电路故障等情况,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物业可以在通知相关部门的同时,采取临时的停水停电措施。但这种措施应该是暂时的,并且要及时通知业主和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在正常情况下,物业是没有资格停水停电的。如果物业擅自停水停电,业主可以通过与物业协商、向相关部门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协商不成,业主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物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