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会被判无罪吗?
我有个官司判决下来了,对方一直拒不执行。我听说拒不执行判决是犯罪行为,但又有人说可能无罪。我就想了解下,在什么情况下,拒不执行判决会被判无罪呢?
展开


在探讨拒不执行判决是否会被判无罪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相关概念。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的是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拒不执行判决可能被判无罪呢?首先,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执行能力,并非主观上拒绝执行,那么就不构成此罪。比如,被执行人因突发重大疾病、遭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财产严重受损,确实没有能力按照判决履行义务,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其有罪。 其次,如果不存在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会构成犯罪。也就是说,被执行人积极配合执行工作,按照法院的要求尽力履行义务,只是由于客观原因暂时无法全部履行,那么就不能认定其拒不执行判决。 另外,如果情节未达到严重程度,同样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情节严重”包括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情形。如果没有出现这些严重情节,一般也不会被判有罪。 综上所述,拒不执行判决并不一定就会被判有罪,需要结合行为人的执行能力、是否存在拒不执行行为以及情节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