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劳动合同且被拖欠工资可以举报吗?


在没签劳动合同且遭遇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举报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情况。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一种惩罚性规定,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而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这一规定,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这种情况,劳动者有多种途径来解决。一方面,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力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举报或投诉后,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等;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另一方面,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劳动仲裁是一种准司法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即使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劳动者的权益同样会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