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可以卖房吗?


在我国,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不可以卖房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其中的法律原理和依据。首先,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所谓商品房预售,指的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是政府部门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的法定凭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是商品房预售的必要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取得这个证,就不具备预售商品房的资格。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这意味着,如果购房者和没有预售许可证的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这个合同在法律上很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一旦合同无效,购房者的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比如,购房者可能会面临无法按时拿到房子、无法办理产权登记等问题。同时,如果开发商在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卖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预售商品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已收取的预付款1%以下的罚款。综上所述,没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卖房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购房者在买房时,一定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有有效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