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纠纷是否可以起诉?
我和对象没领证一起生活了几年,期间有不少共同财产。现在打算分开,可在财产分割上产生了分歧,协商了很久也没达成一致。我想知道这种同居关系下的财产分割纠纷,能不能去法院起诉解决呢?
展开


在我国,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纠纷是可以起诉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情况。 首先,需要明白同居关系和婚姻关系是不同的。婚姻关系是男女双方通过依法进行结婚登记而确立的一种受法律严格保护的关系。而同居关系则是指未办理结婚登记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关系,这种关系缺乏结婚登记这一法定程序,法律对其保护程度与婚姻关系有所不同。 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这意味着,如果只是单纯要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不会受理,但涉及到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纠纷,法院是会管的。 在具体分割财产时,一般会按照以下原则处理。如果能够证明是一方所有的财产,比如一方在同居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等,仍归该方所有。对于同居期间双方共同购置、共同创造的财产,通常会按照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这里的一般共有,在实践中,如果是按份共有的,会按照各自的出资份额进行分割;如果是共同共有的,会综合考虑双方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割。 比如,在同居期间双方共同出资购买了一套房屋,登记在双方名下,后来因分手产生财产分割纠纷。在这种情况下,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出资情况、对房屋的使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各自应得的份额。 所以,当遇到同居关系财产分割纠纷且无法协商解决时,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不过,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对财产的权利主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