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起诉过赡养且法院判了之后还能再起诉吗?

之前因为赡养问题起诉过,法院也已经做出了判决。但现在情况又有了变化,比如老人的生活费用大幅增加,或者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改变等。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再次向法院起诉来解决赡养相关问题呢?
展开 view-more
  • #赡养起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讨论起诉过赡养且法院判了之后是否还能再起诉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 首先,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的意思是,对于已经经过法院裁判且裁判已经生效的案件,当事人不能就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和同一诉讼请求再次向法院起诉。这一原则的目的是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避免当事人反复起诉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然而,在赡养纠纷案件中,情况会有所不同。赡养纠纷涉及到被赡养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被赡养人的生活费用增加、身体状况变差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或者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等。在这些情况下,如果不允许再次起诉,可能会导致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八条规定,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发生新的事实,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在赡养纠纷中,“新的事实”就是判断能否再次起诉的关键。比如,原来判决确定的赡养费数额是根据当时的物价和被赡养人的生活需求确定的,但现在物价大幅上涨,或者被赡养人突发重大疾病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这些都可以被认定为新的事实。 所以,如果出现了新的事实,导致原来的判决无法满足当前的赡养需求,那么当事人是可以再次向法院起诉的。再次起诉时,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新事实的存在。例如,如果是因为物价上涨导致生活费用增加,当事人可以提供物价指数的相关数据;如果是因为被赡养人患病需要更多费用,当事人可以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 综上所述,起诉过赡养且法院判了之后,在出现新的事实时,是可以再次起诉的。这样既能保障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又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