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不赔偿可以要求判刑吗


交通事故不赔偿,只有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才会被判刑,是否判刑要看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构成犯罪,即使不赔偿,也不会被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如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同时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那么肇事者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第四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如果不构成犯罪,但肇事者不赔偿,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二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无能力赔偿数额:指肇事者确实没有经济能力来赔偿因交通事故给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的金额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