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简易程序中双方达成调解可不质证吗?


在探讨2024年简易程序中双方达成调解是否可不质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简易程序、调解和质证的概念。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相比于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更加简便、快捷,能提高诉讼效率。调解则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对于质证,该法也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不过,在简易程序中,如果双方达成调解,情况会有所不同。 在简易程序里,当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时,通常意味着双方对于争议事项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愿意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此时,从程序的灵活性和效率性角度出发,如果双方都同意不进行质证,并且该调解协议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那么法院一般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可不进行质证。因为调解的核心在于当事人的自愿和意思自治,只要双方自愿放弃质证的权利,法院可以认可这种选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下都可以不质证。如果法院认为案件事实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即使双方达成调解,法院也可能要求对相关证据进行质证,以确保调解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此外,如果证据可能存在虚假、伪造等情形,法院为了查明案件真相,也会进行质证。 综上所述,2024年简易程序中双方达成调解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不质证的,但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法院的判断来确定。当事人在参与调解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与法院积极沟通,以保障调解程序的顺利进行和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