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伤残赔偿是否分主次责任?


在车祸导致伤残的赔偿中,是会区分主次责任的。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主次责任的概念。主次责任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不同,从而划分的责任比例。一般来说,主要责任方承担的责任比例会高一些,次要责任方承担的比例相对较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具体的赔偿过程中,通常会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交强险的赔偿是不区分事故责任比例的,只要是在保险范围内的合理损失,都会进行赔付。比如,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等。 如果交强险赔偿后还有不足的部分,就会按照双方的责任比例来分担。例如,在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如果认定一方承担主要责任,通常可能会承担70% - 80%的赔偿责任;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可能承担20% - 30%的赔偿责任。而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的事故中,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的,可能承担80% - 90%的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次要责任的,可能减轻机动车一方10% - 20%的赔偿责任。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一场车祸导致受害人伤残,各项损失共计50万元。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了20万元,剩余的30万元就需要按照责任比例分担。如果双方都是机动车,主要责任方承担70%的责任,那么他需要赔偿30万元 × 70% = 21万元;次要责任方承担30%的责任,即赔偿30万元 × 30% = 9万元。 综上所述,车祸伤残赔偿是分主次责任的,并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的方式和比例。在实际处理中,建议当事人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