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依法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不能仲裁有哪些判例?

我遇到了一个争议,有人说可以仲裁,但我听说依法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不能仲裁。我想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判例,来确定一下我这情况到底能不能仲裁,想了解这类判例是怎样判定的,以及依据是什么。
展开 view-more
  • #行政争议仲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依法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通常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仲裁主要是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这里所说的行政争议,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争议,这类争议涉及到行政权力的行使和公共利益,具有其特殊性。 从判例角度来看,比如在一些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中,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土地权属争议由人民政府处理。如果当事人就土地权属问题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一般会以该争议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为由不予受理。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企业和乙企业就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归属发生争议,双方试图通过仲裁来解决。但仲裁机构审查后发现,根据相关法律,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争议处理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权范围,不属于仲裁的受理范围,最终驳回了仲裁申请。 在另一些涉及行政处罚的争议中,比如企业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试图通过仲裁解决。同样,因为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基于行政职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类争议依法应由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途径解决,仲裁机构也不会受理。所以,对于依法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政程序寻求解决,而不能通过仲裁来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