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的类别有哪些?
医疗过错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行为。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医疗过错的常见类别。
第一类是诊断过错。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如果诊断出现问题,后续治疗可能都会出错。比如误诊,医生没有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将一种疾病诊断成另一种疾病。这可能是因为医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分析不准确。例如,把肺炎误诊为普通感冒,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延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误诊就属于违反诊疗护理规范,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第二类是治疗过错。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多种过错。比如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医生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骨折治疗为例,如果患者适合保守治疗,但医生却选择了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还有用药过错,包括用错药、用药剂量不准确等。用错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用药剂量不准确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副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但是,购进未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除外。这从药品来源方面规范了医疗用药,如果医生违反规定使用来源不明的药品,就属于用药过错。
第三类是护理过错。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规范进行操作,也会造成医疗过错。比如没有按时给患者翻身,导致患者出现褥疮;没有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等。《护士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护理人员违反这些规定造成患者损害,就构成护理过错。
第四类是管理过错。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医疗过错。例如医院的设备维护不当,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或治疗设备故障,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医院的人员管理混乱,医生、护士职责不清,可能导致医疗服务出现漏洞。《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如果医院因为管理问题无法及时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或转诊,就属于管理过错。
总之,医疗过错的类别多样,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了解这些类别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能促使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婚前欠彩礼离婚会怎么判?
继承财产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效?
撞人事故车需要一年一验车吗
有房权证是否就可以进行公证?
税务登记的三个章是什么?
公户付款备注写错了是否有影响?
税收返利作为个人存款之用是否违法?
检察官在法庭上的称呼是什么?
为什么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社康是否可以刷医保卡?
买房退税流程如何操作?
全面一次性奖金单独申报和综合申报哪个更好?
老旧船舶有哪些管理规定?
现金流量表支付的税费包括哪些?
学校交的医保怎么取消参保?
车辆手续注销后大绿本是否还有效?
订立遗嘱可以去公证处吗?
二手房交易中产权验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虐待儿童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