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是怎样的?


餐饮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主要是为了规范餐饮特许经营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餐饮市场的健康发展。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餐饮特许经营。餐饮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餐饮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并具备为被特许人持续提供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的能力。特许人应当拥有至少2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两店一年”条件。 关于备案的时间要求,特许人应当自首次订立特许经营合同之日起15日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从事特许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备案时需要提交一系列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营业执照副本或者企业登记(注册)证书副本及复印件,特许经营合同样本,特许经营操作手册,市场计划书,表明其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书面承诺及相关证明材料,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此外,特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依法应当经批准方可经营的,特许人还应当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如果特许人未按照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备案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所以,餐饮企业开展特许经营业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备案管理办法进行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