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特征和表现形式?


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其专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经过专利拥有者的同意,用人家的专利去赚钱。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专利侵权行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侵害的对象是有效的专利。专利是有有效期的,只有在有效期内的专利才受法律保护。例如,发明专利的有效期一般是20年,从申请日开始计算,在这20年内该专利受到法律保护,如果过了这个期限,就不再受保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创造只有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予专利权后,才受法律保护。其次,必须有侵害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人实施了如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等行为。比如,未经许可生产和销售与他人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就属于侵害行为。再者,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如果只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等非生产经营目的而使用专利,一般不构成侵权。例如,个人在家自己按照专利方法做一个小发明用于自己娱乐,就不属于侵权行为。最后,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这里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侵权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仍然实施该行为;过失是指侵权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直接侵权行为主要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例如,甲公司未经乙公司许可,擅自制造乙公司拥有专利的电子产品并进行销售,这就属于直接侵权行为。间接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比如,为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提供必要的设备、零部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明确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