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给付有哪些特征?

我在处理一些行政事务时,涉及到行政给付相关内容。我不太清楚行政给付到底有啥特征,想了解一下行政给付在法律层面有什么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会对行政给付的实施和我们当事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行政给付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给付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物质利益或者赋予其与物质利益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行政给付的特征。 首先,行政给付是行政主体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这意味着行政给付是针对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实施的,而不是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比如,政府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这就是针对特定的残疾人个体进行的行政给付行为。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行政主体要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对具体的申请人进行审核和判断,决定是否给予行政给付。 其次,行政给付的对象是特定的公民或组织。一般来说,这些对象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处于困难或需要帮助的状态。像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他们由于自身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行政给付就是为了保障这些特定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使他们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范围和申请条件,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行政给付。 再者,行政给付的内容是赋予被帮助对象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物质权益可以表现为直接的金钱给付,如抚恤金、救济金等;也可以表现为提供实物,如发放救灾物资。与物质有关的权益则包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了军人及其家属可以享受的各种抚恤、优待待遇,这些待遇既包括物质上的金钱补助,也包括医疗、交通等方面的优惠权益。 另外,行政给付通常是一种应申请的行政行为。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需要由特定的公民或组织主动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行政主体在收到申请后,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给予行政给付。不过,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自然灾害发生时,行政主体也会主动实施行政给付行为。《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要及时组织开展救灾工作,向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受灾人员逐一提出申请。 最后,行政给付是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标准来实施行政给付行为。这是为了保证行政给付的公平、公正,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如果行政主体违反法律规定实施行政给付,或者不依法履行行政给付职责,申请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或者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