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买房选房有哪些法律常识?


在成都买房选房时,涉及到诸多重要的法律常识。首先是开发商的资质问题。根据《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发经营业绩等,对备案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定资质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核定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也就是说,购房者在选房时,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备合法的开发资质,这是确保房屋建设和销售合法合规的基础。一个有良好资质的开发商,在房屋的质量、建设进度等方面更有保障。如果开发商不具备相应资质,可能会导致项目烂尾、无法办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是房屋的产权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购房者要明确所购房屋的产权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可以通过查询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信息来了解房屋的产权状态。如果房屋存在产权纠纷,那么购房者后续可能会陷入法律纠纷之中,无法顺利取得房屋的合法产权。 再者是购房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在成都买房选房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条款必须明确详细。要注意合同中关于房屋的基本信息、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例如,对于交房时间,要明确具体日期以及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这样在开发商未能按时交房时,购房者可以依据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对于合同中的格式条款,购房者要仔细阅读,如有不合理之处,可以与开发商协商修改。 另外,关于房屋的质量标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了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和保修责任。购房者在选房时,要了解房屋的质量标准以及开发商的保修承诺。可以查看房屋的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文件。如果房屋在交付后出现质量问题,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维修和赔偿。 最后,对于房屋的配套设施。虽然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实际使用方面的问题,但也有法律上的关联。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往往会对小区的配套设施进行宣传,如学校、商场、公园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所以,如果开发商对配套设施有明确的宣传和承诺,而实际未能实现,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总之,在成都买房选房时,了解这些法律常识能够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