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离婚时孩子已成年会怎么判?


在探讨双方离婚时孩子已成年如何判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些基本概念。离婚判决主要涉及到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解除以及相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而当孩子成年后,和未成年孩子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对于未成年子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这一系列规定,核心是为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权益,让他们能在一个相对稳定、有利的环境中成长。 但当孩子已经成年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从法律层面来说,成年子女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他们不再需要父母在法律意义上的抚养。所以,在父母离婚时,法院不会像处理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那样,对成年子女的“归属”进行判决。 成年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和哪一方共同生活,或者选择独立生活。父母双方也无需再承担法律规定的抚养义务。不过,虽然法律上没有抚养的强制要求,但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亲情和情感联系依然存在,父母可能基于亲情等因素,在生活上、经济上给予成年子女一定的帮助和支持,这属于自愿的行为,并非法律强制规定。 在财产分割方面,成年子女一般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配。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根据法律规定,由夫妻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里的子女主要是指未成年子女,为保障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而成年子女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和财产权益。 综上所述,双方离婚时孩子已成年,法院不会对孩子的抚养问题进行判决,成年子女可自主决定生活方式,父母也不再有法律上的抚养义务,财产分割主要围绕夫妻双方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