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合伙合同纠纷案的开庭流程是怎样的?


我国合伙合同纠纷案的开庭流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如果要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法院会通知相关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法院还会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核对诉讼材料等。 接着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它又包含多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诉讼主体核实及权利告知,法官会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如果是合议庭审理的话),告知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回避是指如果当事人认为某些参与案件审理的人员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可以申请这些人员不参与案件审理。 之后是法庭调查环节。双方当事人要就自己主张的事实向法庭和对方当事人举证,然后由对方当事人就举示的证据提出质证意见。通俗来讲,就是各自拿出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然后双方互相挑对方证据的问题。 法庭调查结束后进入法庭辩论环节。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围绕本案的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试图说服法官支持自己的主张。 辩论结束后,如果有可能,会进入调解环节。法院会根据案件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看看能不能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如果双方能达成一致,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和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最后是宣判与送达阶段。如果调解不成,法院会进行宣判。当庭宣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宣判后,法院会将判决书送达给当事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上述合伙合同纠纷作为民事案件,遵循相应的程序规范。 相关概念: 质证: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 合议庭:是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案件中会采用这种审判组织形式。 回避:是指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某种特殊关系而不得办理该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发生偏见,以保证司法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