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案件的证据有哪些特征?

我涉及到一个行政案件,现在处于收集证据阶段。我不太清楚行政案件的证据和其他类型案件的证据有啥不一样,想了解下行政案件的证据都有哪些特征,这样我在收集证据的时候也能更有针对性,避免走弯路。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证据
  • #证据特征
  • #行政案件
  • #证据客观性
  • #证据合法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案件的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这些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作出公正的行政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案件的证据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首先是客观性。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想、猜测或虚构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证据得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留下的痕迹或者表现。比如在一个行政处罚案件中,执法人员拍摄的现场照片、录制的视频,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应当具有真实性,这其实就是对证据客观性的要求。因为只有基于客观真实的证据,才能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果证据不具有客观性,那么以此为依据作出的行政决定就可能是错误的,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内在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某一事实或情节。也就是说,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能作为行政案件的证据,只有那些和案件相关的才能算数。比如在一个交通违章处罚案件中,交警提供的违章车辆的行驶轨迹记录,它和车辆是否违章这个案件事实是相关的,所以可以作为证据。但如果提供的是车辆车主的家庭收入情况,这和违章行为本身没有关联,就不能作为这个案件的证据。关联性是证据能够发挥证明作用的关键。如果证据与案件事实没有关联,即使它是客观存在的,也不能对案件的认定起到任何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明确指出,法庭应当对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和无需质证的证据进行逐一审查和对全部证据综合审查,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地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 再者是合法性。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收集、提供和审查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这包括证据的形式要合法,以及获取证据的手段要合法。比如,在行政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询问当事人或者证人时,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制作询问笔录并由被询问人签字确认。如果没有遵循这些程序,所获取的证据可能就不具有合法性。另外,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如通过暴力、威胁、引诱等方式取得的证据,是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合法性是保证证据质量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收集和使用证据,才能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行政案件的证据还具有时效性。时效性是指证据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提供和使用。在行政程序和行政诉讼中,都有关于证据提供期限的规定。比如,在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都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证据,否则可能会承担不利的后果。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时效性的规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如果不遵守证据的时效性要求,可能会导致证据无法被采纳,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 行政案件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和时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行政案件证据的基本要求。在行政实践和行政诉讼中,只有准确把握这些特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才能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