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怎样规定的?
我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挺感兴趣的,想知道这部法律都涵盖了哪些内容,它是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于违反该法的行为有什么惩处措施,这些规定对传承和发展非遗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比如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 该法规定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保护措施方面,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保护。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 对于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该法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活动,通过记录、整理、出版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弘扬。同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